邻僧犹未起,明月早先知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萧萧慈竹鸟呼风,宛似山光小阁东。
剩欲杖藜寻昨梦,更添红绽绿阴中。
左符通掌日边城,几荫华榱奉刺经。直舍十年苔已紫,吟鞭一路柳初青。
禁中夜阁抛行月,郊外春车驾屏星。河里旧游从古盛,好寻烟幌吊遗灵。
绝妙江山纤手送。唐宫不醒鹦鹉梦。莽莽古幽州。春风万古愁。
灯前凄以绝。铸就相思结。明镜对人羞。华年去不留。
浩渺沧波隶九州,贡航不绝大琉球。嗣王册命今三锡,使者才名第一流。
龙节高擎天北极,星槎直泛海东头。书生报国宣威德,敢诧乘风万里游。
功名端拟位三槐,发策惭无八斗才。寂寞云斋且稽古,披香指日扫松煤。
一曲沧浪两叶舟,杖藜二老足清游。何当借取谢家屐,直上东山最上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