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雨一萧散,悠悠关复河。俱从泛舟役,近隔洞庭波。
楚水去不尽,秋风今又过。无因得相见,却恨寄书多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灯舫华星,崖山碇口,官军围处。璧月辉圆,银花焰短,春事遽如许。
麟洲清浅,鳌山流播,愁似汨罗夜雨。还知道,良辰美景,当时邺下仙侣。
而今无奈,元正元夕,把似月朝十五。小庙看灯,团街转鼓,总似添恻楚。
传柑袖冷,吹藜漏尽,又见岁来岁去。空犹记,弓弯一句,似虞兮语。
飞蓬落镜已皤然,坐览陈编阅岁年。五斗折腰陶靖节,一经教子汉韦贤。
荷锄不识黄金贵,睨柱能归白璧全。慨想前脩有如此,我生堪愧复堪怜。
携手同游几度春,《骊歌》一曲暗伤神。濒行相嘱还相慰,始识将离意倍亲。
江北尘高战鼓酣,惜无赤壁顺风帆。
城池险固为楼百,郡邑萧条有户三。
明主依然劳圣虑,诸君岂得尚清谈。
呜呼颇牧不复作,谁与儿郎共苦甘。
夕烽一夕彻甘泉,铸印分弓玉座前。
天狗如雷防急变,佛貍死卯竟讹传。
汉家岂可无三策,胡运何曾有百年。
赤县神明宰,如君最少年。无言似桃李,有志笑鹰鹯。
得暇即开卷,长贫不受钱。此行人共羡,名在御屏前。
散礼风雨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