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暮秋风吹野花,上清归客意无涯。桃源寂寂烟霞闭,
天路悠悠星汉斜。还似世人生白发,定知仙骨变黄芽。
东城南陌频相见,应是壶中别有家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海风拍枕灯初暗,山雨打窗人正寒。料得此轩秋更好,怒涛推月上阑干。
竺庙邻钟震晓鸦,春阴盖石似仙家。兰台架列排书目,顾渚香浮瀹茗花。胶溜石松粘鹤氅,泉离冰井熨僧牙。功成名著扁舟去,愁睹前题罩碧纱。
饮冰重见古人心,绝幕仍当暮雪深。朝出穹庐随拜日,夜鸣刁斗候横参。
胡儿射雁争娱客,羌女听笳却走林。闻说虏情亲博望,一言珍重万黄金。
虬洞閟灵峰,缘虚一线通。
云披双壁敞,树补半岩空。
穊竹森烟纛,飞泉曳玉虹。
重萝不肯昼,阴壑自然风。
岭断天斜碧,崖倾日倒红。
浮邱邈难遇,留恨翠微中。
昔我视学圣人邦,获观礼器心则降。丁卣已爵灿成列,奇文斑驳声琤瑽。
今我出守来京口,又见周鼎神为
世事关心心在山,爱山终欲共高閒。三茅岭上白云晚,五柳篱边飞鸟还。
与物生来无住着,何时到处便跻攀。幽人雅处吾能识,隐几原非似石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