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水连天碧,峰峦入海青。沧浪者谁子,一曲醉中听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鹿鸣鹿鸣,呦呦之声。
我有嘉宾,柯山之英。
来燕公堂,天府是升。
同我乡老,遹观劂成。
雪舞回廊乱打人,朝回驰马路无尘。天粘白海横飞练,风转彤墀细叠银。
诗气涵虚清到骨,梅魂袭月冷凝神。直须借与调羹手,遍洒名藩作好春。
峡内淹留客,溪边四五家。古苔生迮地,秋竹隐疏花。
塞俗人无井,山田饭有沙。西江使船至,时复问京华。
粉堞连青气,喧喧杂万家。夷人祠竹节,蜀鸟乳桐花。
酒报新丰景,琴迎抵峡斜。多闻滞游客,不似在天涯。
千花万萼委尘埃,只有荼裛独自开。
应是邻家更零落,过墙蝴蝶又飞来。
鉴尽公卿写尽真,此心澄彻故通神。世间未用论沧海,何日河流照得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