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表飞来色,犹怜久卜邻。
沿洄一水路,梦想五天人。
谢绝空园草,沉冥满几尘。
暮云如有得,宁谢寄声频。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
巴蜀穷天险,惊君便向西。长年劳贾勇,悬度约轻赍。
行止千金子,艰危万丈梯。自怜倾盖旧,即事复睽携。
缘村乞树绕园栽,红白花教取次开。培筑未周风雪到,拥蓑编箔夜深回。
思却千思与万思,音容无复见当时。草窗夜静灯前教,蔬圃春深膝下嬉。
将谓百年供色养,岂期一日便生离。泰山为砺终磨灭,此恨绵绵未易衰。
远水空林羡一丘,春晖萱草共忘忧。浮名已恨藏身拙,薄技何能为国谋。
宦海风涛三尺剑,帝城雷雨万家秋。长公元是瀛洲客,天上夔龙结胜游。
鼎器无近成,母老弟软弱。相忘在狐熊,所到良已薄。
出门竞风领,牵车意转索。明知刚胜欲,守勇事俯啄。
故人别来知几年,怪我相逢须鬓白。
看镜功名不用频,苍苔遍教留行迹。
蚤知宇定发天光,未闻终日介如石。
此理昭然何足疑,来诗并遣镌崖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