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我佛尘空,神仙羽化,何曾留迹人间。空教寻觅,杖履费跻攀。
为爱青青山色,况入胜、古木禅关。杯盘后,斜阳待渡,苍翠殿吟鞭。
前贤。西归事,莲花藉足,草屦承肩。竟携蠡测海,步乱波烟。
杖锡蓬团何处,凭谁问、洞口呼猿。神鱼蜕,石因望化,杯影待东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