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律乍留灰,秋箭今移晷。峨嵋岫初出,洞庭波渐起。
河边月桂幽,汉曲天榆丽。仙车驻七襄,札札弄机杼。
束素愁上衣,凌波泪如雨。高楼有思妇,切念从军子。
迎寒理衣缝,映日抽纤缕。岁岁遥相望,而无隔年聚。
如何离别悲,人称河汉女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寂寞东篱下,凝烟簇簇芳。无人赏幽艳,有蝶恋清香。
不伴茱萸饮,空教蟋蟀藏。重阳虽已过,来岁可能忘。
近水观鱼戏,春山独鸟啼。贫交犹不有,何况糟糠妻。
蒲酒家家,年光又是逢重午。彩丝角黍。俗尚沿荆楚。
佳节年年,总在他乡度。添愁绪。汀兰岸杜。绿遍天涯路。
冻雪犹凝滞,阴风欲怒号。
树梢栖鸟堕,船底积冰胶。
孰匪焦先室,谁能范叔袍。
竟无沾醉策,足与苦寒鏖。
日月转入地,星辰蔽重云。
夜色晦若漆,怪禽巢未焚。
其音哭且笑,哀乐讵能分。
方哭且笑时,曾莫有以群。
哭为何所悲,笑为何所闻。
了不预人事,吉凶谁复云。
和雨鹭涛双峡起,侵岚雉堞半山分。城东十七洞天内,长忆南朝萧子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