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平生尊韩公,梦寐每若见。学诗名吾斋,古来宝李汉。
侧想秀野堂,苦心事摩研。精本世罕求,日久或漫漶。
嘉惠重开雕,朱墨何璀璨。流传贵有人,欣复归使院。
我登文海堂,获此剧欢忭。篷窗日吟诵,客路消午倦。
窃谓公文章,流派实淹贯。光焰万丈长,已导欧苏先。
寻源共追溯,乌能得涯岸。性情得所近,学焉志吾愿。
拜嘉多余珍,此惠实所冠。
相怜相嫟俄相抛,深情如许委荒郊。堕露飘共萍水散,因风起或空中交。
吹浪在藻鱼戏嚼,寻荒过邻蜂仰捎。幽居不解惜春事,尚白尚玄总可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