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渐蘋花偎水,苇叶飘烟,风浸送归眼。执手丁帘下,辞巢语,叮咛人似秋燕。
翠襟共款。诉近来、游迹多感。镇相望、日出扶桑表,定侬意先暖。
身世歌筵将散。几汉濒荀爽,吴下张翰。沈陆龙蛇起,移舟住、神州谁寄孤缆。
鬓霜又点。禁片时、人远天远。算孤负深杯,残醉里几回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