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雁背闪孤光。垄首云黄。小楼一角褪斜阳。蓦地捲帘人睡起,满地啼螀。
无语点离觞。别有愁肠。拚将残稿画潇湘。添个流人三两辈,同话沧桑。
危滩石作梁,横截中流壮。滔汨向东逝,逞怒不得放。
砥柱回狂澜,百川此其障。波神有馀愤,气骄犹张王。
我欲就安妥,投檄相诮让。尔心亦岂忍,急为收洪涨。
勿涌九江涛,勿奔三峡浪。我有寸许胶,息浑一千丈。
尔当守澄清,肯逐浊泾荡。江山必有神,司宰任忠谅。
行当率吾民,牲醴严祀飨。愿言沛惠泽,千秋永毋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