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水吴山产独奇,为郎宰府众人推。皇恩并录三迁日,爱子忻承七帙时。
阁上龙章多气色,尊前象服有威仪。还闻常为称觞罢,永痛游仙更一悲。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
我行江北路漫漫,送尔江南山万盘。青天落日如相忆,更倚莲花峰上看。
驱除云雾极知难,敢意天公不作悭。
汛扫中庭待明月,攀跻危榭望青山。
取琴理曲茶烟畔,看鹤梳翎竹影间。
不为新晴宜著句,拟将幽事破除闲。
别从京国遇天涯,五岭云深岁月赊。宦海萍踪能几会,客途尊酒拜来嘉。
凝霜共仰阳秋笔,犯斗虚乘博望槎。有待金门共斟酌,满天清露候重华。
万古不长夜,斯文焕初启。羲皇画卦爻,厥佐得仓史。
仰观星斗象,俯察蹄迒理。作字代结绳,百度立纲纪。
功在尧文先,宣尼称后死。遗台如果在,庙食无千祀。
胡令西来僧,筑室踞其趾。或云梵祛偻,本出同父耳。
旁行及左行,渊源无异揆。斯言讵合经,儒者未敢是。
小学今废绝,俗书方填委。不知有籀斯,安论蝌蚪起。
翻惭异域人,各守开辟轨。谁当执此咎,已往无可訾。
又疑初造时,鬼哭何不知。先民亦有言,识字忧患始。
礼乐追先哲,文名动缙绅。
忠勤白首节,惠爱远州民。
石室诗书在,天衢日月深。
九原何所憾,有子嗣芳尘。
追寻旧事订心知,少小交游老大期。来岁君年才及壮,不应便是了凡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