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凉天气似秋期,风触疏帘影自移。
远梦有时寻水寺,孤吟终日对莎池。
笋梢成翠堆轻箨,梅实翻黄压嫩枝。
兀兀腾腾聊自遣,此怀深谢野僧知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耕者志於食,否则馁继之。
学者志於道,一为好爵縻。
本自不营利,间或与利期。
朝日入而处,暮日仰而思。
浮云蔽蔀屋,见前当自知。
一番风雨催寒食,千里莺花想故园。
看儿遥宦离吾身,吏在廉平稳问津。积世衣冠当报国,随时禄秩莫忧贫。
周旋同列防猜忌,出入其间节怒嗔。满眼江湖是三峡,堂堂祖业有偏亲。
昼闲春婉婉,草树转花事。人谁用吾情,我自顺吾意。
江山不徒吟,城郭亦可醉。阴阴起晴风,相赏岂云易。
方斋既虚清,山堂亦深翠。来燕翩翩归,啼鹃眇眇至。
时物付芳华,所惜者风谊。
宫云拂曙金旟列,禁雪迎春玉殿开。礼乐总兼三代出,衣冠遥会万方来。
嵩呼共捧龙笺上,镐宴还沾柏酒回。同睹盛仪谁更纪,词林独有长卿才。
屈膝铜铺书掩关,薰炉谁伴夕香寒?
秋来合有相思字,会待风前片叶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