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记澄湖抱练,画舫参差,闹花时节。油壁鸣堤,有障萦屏列。燕草香融,鸦条香浅,似渭城烟雪。急管斜阳,衙娘葱蒨;带围寒怯。
苏小间情,绿杨如织,阑槛东好山千叠。料得如今,也翠销红歇。何限繁华,春来都付与,数声啼鴂。谩怆羁魂,扁舟买醉,谢公明月。
春半尚阴寒,闲居感羁旅。散愁过北关,独行无伴侣。
颇闻甘墩中,花向东风语。快唤坝上舟,随风任容与。
行行十里余,明妆无几许。遥瞻李王塘,嫣红才半吐。
徒见往来艭,茶商杂渔父。回首忆年时,胜情恣豪举。
分舫徵笙歌,联舆嬉士女。兹辰近寒食,光风吝和煦。
穆然溯畴曩,愈觉鲜情绪。寂寞打桨还,百壶倒村酤。
镫明弥勒龛,潇潇闻夜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