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担来一束腰支瘦,好是雏鬟初买。萝寒倚袖,筠低搴幔,萧疏意态。
旧忆青鸾、那回曾见,绿阴还待。只留春谁识,玲珑个个,相思字、阑干外。
却笑携锄种罢,又须防,径深花碍。好风咒取,扶持影底,湖山宛在。
说甚吟怀,十年听雨,略无聊赖。赖多情报与,平安梦到,碧纱清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