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随流水还乡国,身向青山上屈盘。
秋梦不成秋雨细,西风一夜客亭寒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峰插层霄翠作堆,危阑高占绝尘埃。卷帘鸟送笙歌至,触石龙随竹雨来。
廊倚层阶邀月上,泉烹隔院待风回。遥看下界游人集,五里香塍拥不开。
华颠何意软红尘,霄汉聊收退鹢身。方喜长松倚东野,又从净社得遗民。
高山流水知音少,霁月光风发兴新。赖有好诗相慰藉,不然开口欲谁亲。
总政中书月未期,郭崔奢侈遽中移。代宗勿叹天亡早,用相斯人已后时。
小醉初消日未晡,幽窗催破紫云腴。
玉川七碗何须尔,铜碾声中睡已无。
只影随惊雁,单栖锁画笼。向春罗袖薄,谁念舞台风。
淡淡晴山横雾,茫茫远水平沙。
安得绿蓑青笠,往来泛宅浮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