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向夕景弥清,风行萧然动远情。
忆到陕城东阁伴,拂窗敲砌送寒声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月底风前意味多,不妨伫立胜婆娑。
轩中君子知多少,遣汝乘轩看若何。
人远山深云景新,青溪石落画烟晴。飘残絮影遥知柳,啼遍桃花不见莺。
沓嶂开天春一线,危岩飞瀑雪千层。野猿见客如相识,为叩松关鹤自迎。
两年江馆得相亲,俄复荷衣染市尘。几度相思更相羡,清风明月属閒人。
寒砭肌骨酷如刀,雪走风行足力劳。粝粟充饥裘袄弊,老天正是养英豪。
花天酒地已成空,梦醒黄粱旅馆中。旧日胭脂今日泪,两般颜色一般红。
石门南去祭星坛,可有仙真驾紫鸾。北斗无声霜月古,四山松桧逼人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