邺城

台上年年掩翠蛾,台前高树夹漳河。

英雄亦到分香处,能共常人较几多。

罗隐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猜你喜欢

淅淅船篷雨点声,疏疏江面縠纹生。

石峰斗起三千丈,身在假山园里行。

一从携手阻戈鋋,屈指如今已十年。
长记二林同宿夜,竹斋听雨共忘眠。

袅袅垂丝不自持,更禁日炙与风吹。

仙家见惯浑闲事,乞与人间看一枝。

日出蜂乱飞,花落春初歇。夜来风雨多,枝头子初结。

徘徊青山隅,群芳宁可掇。欲向泥中求,犹恐蒙不洁。

物态无终穷,天道有生灭。功成身乃退,何事中肠热。

跛者命在杖,渡者命在舟。人生依万物,得失不自由。

有愁何以消,客或进一篘。谓客酒可忘,吾愁非真愁。

痛饮虽至醉,不入伶籍俦。此酒有时醒,此愁无时休。

原寺偏邻近,开门物景澄。磬通多叶罅,月离片云棱。

寄宿山中鸟,相寻海畔僧。唯愁秋色至,乍可在炎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