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入台门,又见染、柳丝新绿。对此景,一年为寿,一番添福。
莫怪凤池颁诏晚,要教淮水恩波足。听边民、千岁颂声中,重重祝。
堂萱茂,庭枝馥。歌倚扇,杯持玉。共劝君一醉,满斟醽醁。
今夜东风吹酒醒,明朝万里骑黄鹄。向九霞、光里望宸辉,看除目。
杨炎正(1145—?)字济翁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杨万里之族弟。庆元二年(1196)年五十二始登第,受知于京镗,为宁县簿。六年,除架阁指挥,寻罢官。嘉定三年(1210)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,诏与在外差遣,知藤州。嘉定七年又被论罢,改知琼州,官至安抚使。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,多有酬唱。
君家冠冕半山翁,晚唱漓波一洗空。万世尚须观往复,一江元不隔西东。
松精入地千年魄,鹏翼垂云万里风。安得共君秋月底,朗吟峰顶撼松公。
花埋尘土玉沉渊,往事伤心已十年。别去难忘亲骨肉,重来愁见旧山川。
寒烟宿草孤坟外,野树悲风古驿前。吾母白头犹念汝,天南相隔路三千。
山人久陆沈,幽径忽春临。决渠移水碓,开园扫竹林。
欹桥久半断,崩岸始邪侵。短歌吹细笛,低声泛古琴。
钱刀不相及,耕种且须深。长门一纸赋,何处觅黄金。
龙堪斗健铁为鞍,频载将军战得官。
逐北蹄奔胡雪滑,嘶边鬣耸朔风寒。
金镮辔上红缨乱,火印轮中白汗乾。
草满沙场无暇吃,阵前缰勒不曾宽。
山水浙东去,声华共若斯。高贤希世出,明主俾衡持。
风俗归淳后,春廷上绩时。人今公尽望,留佐衮衣垂。
六月既望后,二竖忽来侵。日神游房栊,夜鬼窥窗棂。
疾来如水火,势急空刀针。饥饱俱不知,魂魄将归阴。
儿女绕床泣,亲邻亦惊心。岂愿重生世,一息延至今。
所望儿成立,不妨衰病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