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行日已暮,何处可维舟。
树里孤灯雨,风前一雁秋。
离心迸落叶,乡梦入寒流。
酒市那从问,微吟寄短愁。
茅坤(1512~1601)明代散文家、藏书家。字顺甫,号鹿门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,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。嘉靖十七年进士,官广西兵备佥事时,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。茅坤文武兼长,雅好书法,提倡学习唐宋古文,反对“文必秦汉”的观点,至于作品内容,则主张必须阐发“六经”之旨。编选《唐宋八大家文抄》,对韩愈、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。茅坤与王慎中、唐顺之、归有光等,同被称为“唐宋派”。有《白华楼藏稿》,刻本罕见。行世者有《茅鹿门集》。
百年心力为书迷,多病非缘数不齐。扬子赋成惊凤吐,杜陵诗苦值鹃啼。
带围渐复愁围减,药价虽腾酒价低。行部重来应慰我,小窗谈笑更分题。
凉入千岩趣更幽,广寒月府恍神游。
断崖流水韵清古,冷雨凄风声凛秋。
要补离骚衙宋玉,岂期仙袂挹浮邱。
却思胜集湖边寺,搴取芳枝镇日留。
驾言易水北。
送别河之阳。
沉思惨行镳。
如梦在空床。
既寤丹绿谬。
始知纨素伤。
中州木叶下。
边城应早霜。
阴虫日惨烈。
庭草复芸黄。
金风徂清夜。
明月悬洞房。
袅袅同宫女。
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。
哀怨秋砧扬。
轻罗飞玉腕。
弱翠低红妆。
朱颜日已兴。
眄睇色增光。
捣以一匪石。
文成双鸳鸯。
制握断金刀。
熏用如兰芳。
佳期久不归。
持此寄寒乡。
妾身谁为容。
思君苦入肠。
句好如天设,看来字字精。
功夫能到此,心意可知清。
已得风雅正,任从时士轻。
可当较才用,期与二南并。
山合失空旷,江奔成溯洄。
阳台鏁云雨,楚泽贮风雨。
白鸟背人去,青帘明眼来。
旧醅宁得厌,聊共客中杯。
并檐开小室,仅可容一几。
东为读书窗,初日满窗纸。
衰眸顿清澈,不畏字如螘。
琅然弦诵声,和答有稚子。
余年犹几何,此事殊可喜。
山童报炊熟,束卷可以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