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前溪雨足溪水新,夜涨桃花三尺春。三月三日日初丽,浮玉流觞骄醉人。
偶过杨柳桥西宅,鱼罾蟹簖当门立。船头活蟹紫堪击,重欲满斤阔逾尺。
主人藏蟹真得宜,急流之下青笼垂。日饲稻子数百穗,枫落直过桃花时。
蜀椒吴盐落砧细,宝刀香腻春葱丝。雄者白肪白于玉,圆脐剖出黄金脂。
主人有蟹不卖钱,但逢嘉客留斟酌。持螯岂慕尚方珍,长对杜康呼郭索。
魂黯黯兮情脉脉,帘风清兮窗月白。
梦惊枕上炉烬销,不见蕊珠宫里客。
禁漏声稀蟾魄冷,纱厨筠簟波光净。
独坐愁吟暗断魂,满窗风动芭蕉影。
别恨离肠空恻恻,风动虚轩池水白。
莫言灵圃步难寻,有心终效偷桃客。
愁遇人间好风景,焦桐韵满华堂静。
鉴鸾钗燕恨何穷,忍向银床空抱影。
绿槐影里傍青楼,陌上行人空举头。
烟水露花无处问,摇鞭凝睇不胜愁。
役尽心神销尽骨,恩情未断忽分离。
平生此恨无言处,只有衣襟泪得知。
浓醪艳唱愁难破,骨瘦魂消病已成。
若为多罗年少死,始甘人道有风情。
泪满罗衣酒满卮,一声歌断怨伤离。
如今两地心中事,直是瞿昙也不知。
横泥杯觞醉复醒,愁牵时有小诗成。
早知惹得千般恨,悔不天生解薄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