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深不可涉,潭小不通船。
路断游人止,龙藏白沫旋。
翦藤量水短,插石置桥坚。
桥外居民少,躬耕不用钱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天寒古寺往来然,门掩柴炉昼共围。
细雨无声潜自落,开帘时复见霏霏。
扣楫声太苦,听我采莲歌。且将盛年容,持比芙蓉花。
看花日日寻春早。捡点春光好。轻罗香润步青春。可惜对花无酒、坐看茵。
昨宵细雨催春骤。枕上惊花瘦。东君为甚最无情。只见花开不久、便飘零。
玉露金风冷画屏,南来愁见五秋萤。才非服轭名何益,织不成章涕独零。
世路艰难宁一水,人生离合悟双星。今宵仙会能多少,漏箭休催转翠軿。
周家女子李家妇,未嫁夫家但相许。
正如一树未开花,分明自有春为主。
李郎病瘵两年强,说道今年番上床。
闻来人语多不的,口又藏羞难问娘。
只对寒灯泪如霰,为重为轻果谁见。
此身空负嫁夫名,此眼何曾辨郎面。
阿娘背女泣堂前,忖是郎边凶信传。
烈姬重义轻一死,贞女安心无二天。
通身示孝衣裳白,长练高经绣房夕。
在世鸳鸯不得双,同到黄泉愿成匹。
都梁西下路,云草望中繁。积石甃山郭,孤城抱水村。
江峰屋半赭,野火树同髡。汤沐余残邑,难从耆旧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