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昆吾剑,求趋夫子庭。白虹时切玉,紫气夜干星。
锷上芙蓉动,匣中霜雪明。倚天持报国,画地取雄名。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严陵滩下鸬鹚谷,闻道元英旧隐庐。鼻祖名高诗格在,耳孙才杰宦情疏。
漫山松桂雁行立,入坞茅茨星散居。知为刘郎赋招隐,莫教花落到通渠。
边书犹插羽,世用在持矛。空言客何务,问事其少休。
干头真听草鸡鸣,石上流言谶早成。七郡逋囚充臂■,三江战舰剧纵横。
火飞龙碽红毛尽,飙涌羊山白下惊。劫运不曾逾甲子,俄看东海腐长鲸。
岁云暮矣北风凉,独立高楼望大荒。雾气似尘黄作色,日轮如血赤无光。
经纶尚有诸公在,韬略原非我辈长。凭仗天威驱号令,由来和气致休祥。
记年时、千丝萦釜,名泉催汲寒溜。红尖细糁花瓷滑,竹下厨烟清昼。
盐下后。问此味云间小陆还知否。酪浆枉斗。但酥样钗茎,难粘双筋,说甚剪松韭。
家山远,镜面拖蓝依旧。浮名何似杯酒。木兰艇子牵情处,摘得满笼消受。
秋八九。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。书传素手。道越客迟归,吴鲜早卖,输与钓鱼叟。
画翁元胜斲轮扁,喻子丹青如有神。平远还堪助诗思,故疑摩诘是前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