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公昔隐东山阿,其如海内苍生何。谢公今隐东山上,海内其若苍生望。
东山何在云悠悠,乃在会稽东海之东头。朝攀扶桑枝,夕饮严滩流。
谢公昔日登临处,今日公来还钓游。林间世事阅来久,自信忠贞能不朽。
蜃嘘楼阁倏当空,世上浮名亦何有。嗟予壮岁每从公,公之心事吾能通。
嘉谟动得明主顾,劲气直犯奸邪锋。奸邪作奸今亦已,中外望公犹未起。
老松眠壑无万牛,大材为用真难耳。平生不识五侯鲭,屈铁为钩非所能。
谗烟谤燄久自熄,不烦桓伊仍抚筝。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兽金寒,帘玉润,梅雪印苔絮。春意如人,易散苦难聚。几多丝竹深情,池溏幽梦,犹倚赖、与君同住。旧游处。谁唤别浦仙帆,风前问征路。烟雨连江,吹恨正无数。莫数紫燕归来,红云开后,空怅望、主人轻去。
二月风光暖正妍,楚乡醉梦忽醒然。
闲随白鸟行江上,偶为青山立槛前。
花影去年曾接树,橹声何处未归船。
行湘老子唤不应,愁绝一抹村南烟。
杂然异味出宾盘,老觉樽前更有欢。清夜可人歌板倦,小楼细雨烛花寒。
狂情肯为诸公吝,酒量方知到处宽。醉后玉山从倒却,试将时果掷潘安。
海内声华四十春,向来江汉梦犹新。门墙愧不参诸子,祖席何期列从宾。
东壁二星终近斗,南徐一水又通秦。平生万里真无负,到处青云满后尘。
旧说江陵观,初疑神化来。空山结云阁,绮靡随风回。
奈何任一柱,斯焉容众材。奇功非长世,今馀草露台。
折脚铛边袅篆长。渐萦轻雾到芸窗。可曾邀客斗旗枪。
竹外雨过粘腻粉,花边风度带疏香。撩他鹤梦亦微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