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堂宛在碧山腰,山下行人不受招。梁作虹蜺应可渡,水如衣带却成遥。
清风入夜生蘋末,细雨扶春上柳条。不是休文能醉我,平生磊块仗谁浇。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雪没驴腰白,行行诗与催。
不枯太清绝,那肯犯寒来。
江亭景物南皮会,上客衣冠北海樽。耆旧凋零空有叹,风流文采杳无存。
花时骑马谁燕市,雪后归鸿又蓟门。独倚阑干问芳序,甲兵何日洗乾坤。
霜冷雁来天。甓社重阳又一年。多病文园扶未起,挛拳。节物关心正自怜。照眼菊花鲜。盘果旗*簇满前。知是秋岩人送似,欣然。便带新词
圣主词章尽典谟,宫嫔一一究诗书。如今转觉西京陋,只说班家有婕妤。
半生尘土一儒衣,两鬓萧骚白接篱。贾傅忧时徒自切,侯生际遇独何迟。
吴山楚水淹行役,象岭羊城恼别思。去路人家烟缕缕,临溪官驿柳丝丝。
花笼越女迎仙馆,风飒吴娃卖酒旗。诗兴凄凉怜杜甫,琴音岑寂惜钟期。
船头吹笛斜阳外,篷底闻砧夜月时。归梦已随飞雁去,羁情不逐彩云移。
江门渡口莼鲈美,尘外亭前橘柚肥。抚景莫嗟家万里,天书已下凤凰池。
太白不可作,犹存旧酒楼。凭阑斜日淡,放眼乱云流。
乡国千山杳,登临万象秋。《桐花》题句后,一一写新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