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子将题夜游卷

去年别子时,期以秋中至。非我故愆期,人事苦牵系。

故人书频来,责我意良是。非独负故人,兼亦负红树。

风寒腊尽时,忽传故人意。访我南郭门,竟以不见去。

闻之心怦怦,三夜不能寐。已复连梦子,执手且长跽。

彼此更相诉,继之以泣涕。子嗔我不来,我怨子不遇。

怪子何飘忽,念子恐劳勚。今朝果见子,恍惚梦中事。

情多不能说,示我夜游记。烟林与月嶂,点缀有微致。

野航容两人,小盏悭一醉。天寒湖水阔,想见子兴寄。

子应增远怀,我亦发画思。平生山水心,所恨不同地。

赖此笔墨间,拂拂出生气。我真说食饱,子无独享愧。

明朝复别子,当以何日会。题诗纪岁月,二月壬子岁。

李流芳
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

猜你喜欢

迁客投於越,临江泪满衣。独随流水远,转觉故人稀。
万木迎秋序,千峰驻晚晖。行舟犹未已,惆怅暮潮归。

交久心逾好,深持长者风。诗名高往哲,道力破洪濛。

补脑天浆白,留颜大药红。君犹情未惬,宦迹厌飘蓬。

院宇萧条,美人何处,肠断黄昏片月。谁吊芳妍,枝上数声啼鴃。

依约似、亸袖来耶,悄地共、华灯明灭。影亭亭、小立苍苔,乍惊清露更凄绝。

东风轻飏似许,寻偏阑干,只有半庭春雪。淡雾空濛,误却栖香胡蝶。

但一缕、萦住湘云,扶不起、珊珊瘦骨。还只怕、玉笛吹残,乱愁千万叠。

松阴三四里,绿泼一溪幽。花与僧分种,山邀鹤共游。

但贪诗遣兴,难仗酒消愁。散步茅檐下,狂吟月满头。

清泉数斛关幽事,坐见镜中鱼往来。

浮萍蚀尽秋月面,霜为一磨如匣开。

君不见古钱王,钱王在时民阜康,不侈不僣能安邦。

五季丧乱人相戕,邻国虽毙吾无伤。钱王去后儿孙良,致身能弱还能强。

手持版籍归宋皇,富贵不失福禄昌。民受其惠寿命长,人怀其德久不忘。

千载之下有耿光,至今号称国不亡。又不见子瞻作郡临安时,风俗淳厚民雍熙。

春光淡荡花柳静,凝香燕坐帘幕垂。耕田而食凿井饮,公家作劳民不知。

西湖种藕不种谷,朝昏十里香风吹。酒边谈笑白日永,宾朋满座咸赋诗。

风流一代孔文举,下视山涛阮籍沈湎之辈皆小儿。

子瞻去后景物非,风俗彫弊世运衰。我来曳杖访遗迹,荒烟衰草空离离。

湖山风月只如旧,昔人不见今人悲。秋风满目立良久,但见断云斜日犹照苏公堤。

古今何物能长久,前代英豪竟安有。文章霸业堕渺茫,唯有声名传不朽。

是非荣辱过眼空,万事何如一杯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