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城秋色逐人来,吴楚东南首重回。风起大江龙抱石,日高天柱客登台。
一尊芳草晴相媚,十里芙蓉秋未开。酒罢忽歌湘水曲,浮云何处不堪哀。
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
风力清和日景迟,看花未醉莫言归。殊方长恨故人少,白发那论春事非。
杖头挑百亿乾坤,布袋贮三千世界。
闹市丛中等个人,不知谁是知音者。
晚秋何似暮春登,复嶂回峦翠且层。岩菊有霜行可采,寺门无雨坐堪凭。
情知幻境谁非客,恍记前身我是僧。閒上法台翻贝叶,天花不见土花凝。
亭亭画架倚东墙,叶引芳条近绿杨。帘额低垂春昼永,一庭红雪暖气香。
寒翠湿衣欲暮。烟际乱山无数。露滴宿鸥惊,飞过沙洲自语。
欲摘白蘋寄与。几点鸣蓑丝雨。双桨趁潮平,载取江云归去。
莫叹万重山,君还我未还。武关犹怅望,何况百牢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