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清江隐人

平远台中醉盍簪,粤王台上惜分襟。单车映月经槐里,孤棹移家入桂林。

沧海到来无旧业,白云归后更何心。豪华近付东流水,谁笑闲门碧草深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生平欲报国,所得是知人。

总总谁无无极真,可胜师道日沦湮。民生三事元如一,何讶当年立雪人。

木围三寺影,川合两江波。

记得趋承愧比儿,兴宗远天日相期。只今犹未驰千里,空负龙文错爱时。

负负无可言,上上不须说。

天壤大如许,我独身孑孑。

苟合不可为,万事听瓦裂。

年登麦饭足,得酒且勤啜。

平旦寅,早起堂前参二亲。

处分家中送疎水,莫【教】父母唤频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