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
几度东风,潇潇吹雨,作成春意阑珊。惜瘦影、无端憔悴,处处凭栏。
谁道红消翠障,一枝正、画阁间闲。休重问、恨在别离,情在辛酸。
呢喃。乍归社燕,又絮语、雕梁似话前欢。要留取、芸窗长伴,几案清妍。
除是调脂弄粉,风神别、著手都难。伴今夕、偏嗅片片香残。
脉脉我所思,彭氏蹑遐踪。婉婉若处子,未曾出房栊。
相望四千里,踰年阙相从。五月君寄书,九月达京中。
我书欲报君,书到岁已穷。岂不怀缱绻,无由觌君容。
参差天际云,缥缈乘朔风。羽翼不吾施,翩彼南飞鸿。
君有高世行,我无适时功。天命人得违,出处谅非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