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
秋来忆别江头,依稀如昨皆成旧。罗巾滴泪,魂销古渡,折残烟柳。
砌冷蛩悲,月寒风啸,几惊秋又。叹人生世上,无端忽忽,空题往事搔首。
犹记当初曾约,石城淮水山如绣。追游难许,空嗟两地,一番眉皱。
枕簟凉生,天涯梦破,肠断时候。愿从今、但向花前,莫问流光如奏。
西湖幽绝处,人迹罕经行。古木四围合,野禽三两声。
孤山终不俗,处士旧留名。欲荐寒泉菊,高风同借宿招提境,吟诗静夜分。
月光初地见,花气后台闻。何处晓钟动,满城香钵熏。
山僧绝供亿,欹枕卧看云。水鸟飞何处,苍茫云满湖。
《棹歌》有遗响,不见小长芦。浦溆仍烟雨,楼台似画图。
家风在严濑,能把钓竿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