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杨珣感旧

十年萍梗愧相违,我尚飘零子未归。江国鸿声惊别棹,河桥草色照行衣。

他乡共叹生涯薄,往事空怜故旧知。日暮临岐倍惆怅,伯劳东去燕西飞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赫赫离精御炎陆,滔滔炽景开隆暑。

冀延神鉴俯兰尊,式表虔襟陈桂俎。

东所诗成月满衣,乾坤无语鬼神悲。郎今欲到飞云去,说与两山居士知。

四天净色寒如水,八月清辉冷似霜。

想得越人今夜见,孟家珠在镜中央。

贯钱石八豆,充肠备粱糗。

饱嬉游手儿,初不事耕耨。

好衣好食街市女,汗珠滴滴田妇苦。

夫耘妇饷日卓午,朝夕南山捕蟲鼠。

番阳东下万山围,魁阁峥嵘面翠微。云接大荒回古色,波涵落木动晴晖。

宦情静与游鱼逝,诗思长随夕鸟飞。久待倚阑成独酌,痴儿了事各须归。

一与江亭坐月高,浣灵风气荡吾曹。江山不管论何自,天地安能见此豪。

磊磊教终程与丌,堂堂天果稷还皋。千年留得传家在,不但天恩老豸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