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峰前华岳庵,雅宜樗散此投簪。高僧载酒来山北,故友移家近水南。
尘世干戈将厌乱,道林风月遂幽探。何时雪鹤能相过,松下鸣琴兴未酣。
元明间徽州歙县人,字彦昭。元时,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。后寓居福州怀安,买田建义学,以教育后进。又立白苗、阳岐二渡,买田供舟子生计,人称郑公渡。入明,起为宝应县主簿,迁潞州同知。有《樗庵类稿》。
南山到处待挥毫,逸似凌云羽翮飘。
好著碧纱笼寺壁,更将金刻置岩标。
尝读子真传,掩卷屡长叹。如何忠正资,适在元成间。
危言论时政,条畅穷根源。直节破奸胆,愤气冲儒冠。
上书辄报罢,九九惭齐桓。是时公卿辈,曾不为厚颜。
雄文灿方册,至今日星攒。深机识祸福,拂衣九江干。
一朝弃妻子,变姓抱吴关。位卑而言高,自古为尤难。
斯人能保身,出处何其艰。繄子偶得邑,驾言谒仙坛。
坛侧千丈松,凛凛清风还。寿春下新诏,高蹈翠琰刊。
壁间罗隐记,中理极可观。当年康乐公,游览遍名山。
云何此佳迹,未被金石言。真人久怅望,伫看西飞鸾。
老无出处累,也欲趁些忙。月课脩花户,日携看麓床。
晓风绵子落,村院瓦松香。遍郭谋新酿,空杯待夕阳。
眼中感慨几千秋,第一峰春翠欲流。迹为古人须下马,兴当今日可登楼。
冰霜以后花兼鸟,山水之间县复州。采得寒梅香满袖,更从江上问横舟。
金镊洗霜鬓,银觥敌露桃。醉头扶不起,三丈日还高。
岂为鲈鱼忆故丘,东南昏垫赖良谋。
一封暮别云间阁,三组秋归海上州。
子政暂为都水使,千秋终作富民侯。
赠君一语君应笑,竞注江河本不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