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照城西海市残,兰舟闻道过江干。莫言明夕清辉满,且醉今宵白露团。
避世每添离别泪,偷生留得箭刀瘢。酒阑倚剑江天迥,一夜旄头何处看。
张家珍(一六三一—一六六○),字璩子。东莞人。家玉仲弟,祖明教、父兆龙俱布衣。明桂王永历元年(一六四七)年十六,从家玉起兵抗清。家玉殁,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,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。广州再破,隐于铁园,家居养父,折节读书,年未及三十而卒。遗作由友人编为《寒木居诗钞》一卷。清陈伯陶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二有传。张家珍诗,以清光绪三十二年(一九〇六)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《寒木居诗钞》为底本,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《沧海丛书》本《张文烈遗集》附刻之《寒木居诗钞》。
观象楼前奉末班,绛峰只似殿庭间。今日高楼重陪宴,雨笼衡岳是南山。
我亦山林澹荡人,笼禽饮啄失天真。客求妙墨多辞病,儿欠寒衣屡诉贫。
夜雨书檠翻汗竹,秋风野饭配丝莼。文章固是平生志,赢得萧萧两鬓尘。
逆曳风帆过,湖中拍浪儿。轻儇沙鸟似,狞恶海童为。
百斛舟何重,连晨桨未移。閒思强弩手,一破巨鱼鬐。
宣和遗事有谁知,云馆星归老泪垂。风月残缣零落尽,得留新郑几篇诗。
一峰突兀大江横,有客登临感慨生。云出终输归岫好,泉流不比在山清。
微官已夺当年节,隐士空留万古名。浑似终南旧蹊径,参军枉自负幽情。
建树新邦十五秋,工农并举展鸿猷。江山锦绣鹏程远,红日东方唱九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