麓宫高处,指遥天一白,湘流浩浩。砧杵长沙三万户,不似此间秋好。
如此江山,几何岁月,都向愁中老。半空吹笛,僧楼云气围绕。
且将上界星辰,下方烟雨,收拾归怀抱。莫把登临无限感,换了尊前年少。
屈贾词章,朱张理学,大半知名早。问来袖手,暮霞几朵红悄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我本增城子,家实在天山。持此观化意,遨游乎人间。
游居以一视,忙处有真閒。土木长兀兀,佩玉自珊珊。
涓流赴大海,星火势必然。寄语远游子,游心夙当还。
小筑傍溪馆,先看倚岸梅。破霜孤干直,临水数枝开。
香送春杯入,攀同野客来。和羹终用汝,藜杖且徘徊。
薄酒当茶复一中。酒醒恰听五更钟。此时情境与谁同。
愁似海风吹不断,心如江月照还空。无情天地有情侬。
多难分离久,相思每泪垂。梦归残月晓,信到落花时。
未必乖良会,何当有后期。那堪楼上望,烟水接天涯。
宦薄身清职事閒,每蒙骑马扣柴关。朝来喜色盈眉宇,又向金陵饱看山。
彦国领元枢,坚辞格外赐。一赐何足言,难沮格外事。
老臣于举动,往往见深意。鼎足共承君,染指不自制。
椒房与左铛,相与徼恩惠。患得已不忧,得之了不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