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罢双鸾字。筝院靓,帘垂地。倚镜妆慵,传出脸情眉意。
多事啼鹃,又唤春愁起。对离觞,总无味。
画堂里,红烛销成泪。惊心绿杨嘶骑。月冷秦楼,箫声如诉憔悴。
谁向屏风,写别程千里。几重山,几重水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紫燕归来,画梁玳瑁庐家屋。对飞群宿。妒煞双禽福。
顾影春流,自惜颜如玉。回肠曲。别愁盈斛。泪沁鲛绡幅。
四野秋原暗,十步啄方前。雊声风处远,翅影云间连。
箭射妖姬笑,裘值盛明然。已足南皮赏,复会北宫篇。
一步一弥勒,一句一释迦。
逢人虽不杀,袖里有青蛇。
是翠岩则二,非翠岩则别。
弥勒下生时,亦作如是说。
北雁山中路诘曲,夕阳木杪见人家。笋舆穿树惊霜叶,桐杖敲云损土花。
白雁秋高还荡顶,流萤月黑出檐牙。匆匆但得皮肤耳,出外逢人莫浪誇。
六载华阳赋别离,临淮此日见旌旗。悲凉白发谈兵夜,宛转红颜任侠时。
万户侯真誇燕颔,九天人欲问蛾眉。桃花烂醉春明畔,一骑旋飞到习池。
誓报恩私国士风,绝缨元在楚王宫。溃围但负季芊出,日暮双鞬渊市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