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君怨 其二

天外寒香送远。只恐倩魂飘断。愁把玉笙吹。月沉西。

谁汲古桐金井。绿凤一声初醒。仙梦也无踪。夜来风。

易顺鼎
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春晓山路永,行行歌采薇。

歌长非有意,惟以疗朝饥。

天把閒愁都付我。惯与愁同夥。枉使酒浇愁,酒醒愁来,依旧含愁坐。

也苦愁多缠不过。欲把愁抛躲。不合更思量,眼角眉尖,又被愁关锁。

缥缈飞楼面面通,霜台多暇此从容。窗含晓日烟霄上,城绕秋山锦绣中。

天压大荒均雨露,地包绝域尽提封。小臣弭节裁诗日,诞播皇风万国同。

饭牛归去趁东风,柳色山光绿映红。

世事兴亡在何处,夕阳江畔笛声中。

嵩阳多废观,欲验少碑文。

地属村夫子,苔漫石老君。

草生泉更浸,松死烧犹焚。

欲间神仙事,悠悠空白云。

不缘摘取商洛,定自传分秣陵。笑杀山妻鄙俗,安排慢火相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