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渡口发梅花,山中动泉脉。芜城春草生,君作扬州客。
半逻莺满树,新年人独远。落花逐流水,共到茱萸湾。
雁还空渚在,人去落潮翻。临水独挥手,残阳归掩门。
狎鸟携稚子,钓鱼终老身。殷勤嘱归客,莫话桃源人。
异时王公门,使车驾四牡。殊方仰吾父,天子尊伯舅。
舒迟入枢府,易若屈伸肘。风流未疏缺,日月竞奔走。
诸孙以文嗣,文字宗科斗。英华被草木,美成岂不久。
宜哉此花瑞,鼎立世无有。绵力为君赋,半夜饥肠吼。
尺寸窘吾步,岂复到渊薮。翻然欲投笔,大恐惠文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