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 其三

有谁髯似仲坚虬,莫畏扶馀路阻修。回日戈思鲁阳战,切云冠学屈原游。

神人姑射遥相待,佚女娀台近可求。小别千年行万里,故应魂断日南舟。

易顺鼎
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识心非识面,常恨不相从。那作经年别,曾无一日逢。

兴来清剡雪,吟出暮山峰。净埽门前路,期君马系松。

杨子谈经客屡过,自誇双眼阅人多。从教万态浮云改,骨相天然奈若何。

溪流如带碧萦纡,满地閒花杂野蔬。

浓淡柘阴三月暮,浅深山色晚晴初。

颇惊井落家徒壁,却喜盘餐食有鱼。

蜀魄健啼春又老,挥鞭吾亦忆吾庐。

城头吹角夜沉沉,有栖禽,出疏林。冲落满庭、珠露滴衣襟。

身在吴江家在越,南北事,两关心。

人生莫遣二毛侵,病相寻,老骎骎。谩好青山、绿水懒登临。

千古钟期今巳矣,空惨怆,对瑶琴。

明诏春颁出紫宸,党庠遂序法成均。运筹廊庙皆熊虎,奋迹丘园尽凤麟。

七步词章年更少,一门孝义老弥醇。清朝偃武崇文化,始信儒冠不误身。

黄河齧小吴,天汉失龟鳖。灵原潭下藕烂死,只有菖蒲不生节。

白马桥边迎送胡,冀州断道无来车。新堤筑得高嵽嵲,旧堤杵声未可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