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黄堂暂虚位,劝驾属守丞。金石方遏密,不敢歌鹿鸣。
吉蠲置觞豆,少洽宾主情。西风吹桂枝,马首将东行。
春官奏高第,天子开延英。亲策降清问,健论摅丹诚。
解褐跻膴仕,何止为身荣。二刘与三孔,至今流芳馨。
愿言踵前脩,勉矣垂令名。
故乡同梦,叹诗人寓蜀,例多飘泊。君似温舒才俊发,汉代文章攸托。
一曲琴心,三生剑胆,壮志齐严乐。天南地北,大鹏九万飞落。
相送丛菊篱边,带将秋去,酒也无多酌。斫取悲歌燕赵地,慎入河阳公幕。
拾芥功名,浪萍身世,逝水须归壑。把茅相望,黔山点点圭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