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长松泠泠生昼寒,高岩侧缀青琅玕。阳坡宛转行朱阑,青莎滑腻碧藓斑。
红桥直走淩惊湍,下接孤屿高㠝岏。隔江青山如伏羱,柴扉草堂相对安。
渔舟缥缈青林端,樵童牧叟时往还。群山忽断百里宽,青蒲绿藻萦微澜。
临江飞阁丛井干,江流石角随弯环。前山转深势未残,层崖复磴劳跻攀。
上方寂寞空禅关,平林演迤临江干。江回山尽路险艰,飞梁侧卧波潺潺。
江流自此入渺漫,遥山一抹天际看。东京画史真高閒,故将山水穷瑰观。
岷峨嘉陵远草殚,九华落星扬子湾。晴洲历历被芳兰,美人不来空浩叹。
疾风吹尘暗燕山,金星龙尾冰攒攒。燔熊炽豹光赫殷,为君炙兔扫冰纨。
君归终日山水间,肯忆羸马随朝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