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行云只解向天涯,无意蘸芳洲。正蘋花弄晚,南鸿西燕,相对悠悠。
一样凄凉残照,明日莫登楼。载得情多少,分付扁舟。
唤酒依然江上,把年华似锦,掷与轻鸥。看青山数点,点点是离愁。
且休寄宫沟怨句,怕误他红叶尽飘流。西风紧,断魂难觅,都化戍秋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沧江城阔三叉口,白日弦歌数亩宫。
犹有祠宫旧杨柳,向人离立管春风。
閒向空江上,秋云共一厓。人非贫故异,衫以纸为佳。
白昼心如水,轻寒骨似柴。梅花时更好,明月照幽怀。
送春归。乍寒还暖,凄凄已入黄梅。看小草新书团扇,单衣犹怯轻
敛手推枰自不妨,成名竖子漫倡狂。延龄小试中山酒,大胜卢循续命汤。
两家儿女对船窗,学语真同乳燕双。日午梦回成一莞,不知身世在清江。
百里铜章贵,英年宠命新。侵星辞阙下,带雨发河津。
岁歉须宽恤,民劳急拊循。前贤有尘甑,垂誉已千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