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山榭冠云堞,夕晖四望通。香雨古梵歇,薄烟初挂笼。
开尊待兰月,解带谡松风。萧瑟递遥响,泠然宾御中。
孤清照溪练,群碧引湖筒。长言振万壑,竞爽凌秋空。
金波汎淮渎,玉峙颓华嵩。西园杳千古,河朔将无同。
谁能效楚能,饮泣新亭东。且逐棹歌还,别渚遵来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