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书贝叶乞微因,摩顶予惭受记人。珍重灵芽看百劫,莫轻辜负故园春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一榼无时可醉吟,一藤随处得幽寻。
先须挽取银河水,净洗人间尘雾心。
旭日映帘生,流晖槿艳明。
红颜易零落,何异此花荣。
雪顶昆崙著意猜,十头罗刹笑颜开。镬汤冷处君先入,浒眼横时待我来。
不落不昧,僧俗本无忌讳。丈夫气宇如王,争受囊藏被盖。
一条概栗任纵横,野狐跳入队。
嘉陵风景画难成,羡尔飘然捧檄行。路入蚕丛千嶂合,江回巴字一帆轻。
衙斋昼永花当座,官阁春深鸟唤名。还有故园佳绝味,绛囊鲜擘玉晶莹。
何待台倾曲沼平,昨朝户牖上丹青。
寒花自拆侍中圃。劫火犹存太祝厅。
托绍遗言那忍负,哭怜哀挽不堪听。
空令雪鬓龙钟叟,秉笔来书宰上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