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二

贝叶勤翻案牍边,消残苦乐对高天。灵光万丈无寻处,端水清清到几筵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我屋云山下,柴扉也不扃。竹根釐犬吠,不为鹿麋惊。

城墙侵晓噪乌鸦,芦荻连天屋外斜。水落黄河全改岸,风晴白野半飞沙。

车声绕路二三辆,酒店垂旗四五家。咫尺浊流犹待渡,褰裳依约上星查。

昨日风飙雨急,看看又到重阳。投閒岁月赏秋忙。

白堕可成佳酿。

往矣如飞黄鹤,新来且待持觞。黄花默默倚篷窗。

不必高歌低唱。

咄汝青衫,奚不去、白杨荒漠。叹是处、病兰不笑,瘦琴空削。

邺酒红来心久死,越娘紫去怀长恶。猛耳酣、追忆玉笺河,惊流落。

东箫屐,西纨芍。北金谷,南铜雀。只词流骚艳,供伊谈噱。

百不怜人游猎赋,一生误我灵光作。向要离、冢上以呼余,余曰诺。

石乳峰前雷雨来,圆通寺里咏茶杯。明朝又向东林去,山路新晴花正开。

身居仕路梦家山,一日君恩放我还。

从此便为终老计,只愁造物靳清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