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太君节烈诗

贤母何曾死,馨香百代存。诗书无内外,烈节有儿孙。

举案人何往,旌闾事更尊。予从青史后,欲吊愧无言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金陵与庐陵,俱出白鹭洲。相望万里江,中同二水流。

蜿蜒一脉太行来,北绕天都面势开。山水会时龙气聚,华夷限处地维回。

神宫月照明楼静,驰道风生古柏哀。赫赫英灵俨如在,雨师先日洗尘埃。

金华高哉几千丈,翠壁重峦不可上。

上下飞潛灵液通,朝暮烟云姿万状。

我闻玄女蟠金鼎,至今遗粒犹可饷。

又闻仙姑驾银鹿,至今瑶田印层嶂。

金华本是东南奇,未数剑门天下壮。

有时笙箫响青云,犹疑幢节迎仙仗。

自古长生端有术,飘飖群仙尚无恙。

只今洞天双龙飞,何处华表声清喨。

谁将此山真面目,尽收奇伟归图障。

居然冈阜北堂前,未须屣履勤敖放。

天苍苍兮不吾家造,地茫茫兮不吾身容。不造不容,托乎火以相从!

九日忽风雨,登高事已非。秋声繁灌木,商意薄轻衣。

众壑浮青霭,千峰失翠微。小山培塿甚,吟眺亦忘归。

访旧江乡友道夷,仁人遇厄死偏奇。儒生拷掠缘何孽,草木同悲无限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