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若千仞峰,孤危不盈尺。早晚他山来,犹带烟雨迹。
贞坚自有分,不乱和氏璧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欲与东风说,休吹堕絮飞。吾行正无定,魂梦岂忘归。
花暖能醺眼,山浓欲染衣。只嫌春已老,此景也应稀。
一壑盘苍玉,峰峦尺五天。
人间怪泉石,岭外好山川。
寺近鲸宵吼,林深犊昼眠。
谪仙三百载,此乐有谁传。
池北池南柳对黄,翠华游幸昼初长。宫娥从驾知多少,十里朱轮半日香。
少小讽二典,已知崇山遥。朅来澧川溪,乃更识岧峣。
始咏皇国盛,土宇包前朝。荒徼抚民社,置官颁教条。
顿惊羁旅迹,舟车任飘飘。中吴五千里,冲涉信已辽。
使人重增念,郁结自无聊。何当奋归棹,江汉水迢迢。
元始殿,元始殿,瑶陛一层层。丹灶几声仙院笛,碧池千盏醮坛灯。
人静露华凝。
十连名郡近天畿,负重悬知困力微。閒客已知无啸诺,邻邦聊得看芳菲。
谋身旧似齐优拙,罹咎今同鲁酒围。回首隽游难恋嫪,索居独学果畴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