迥若千仞峰,孤危不盈尺。早晚他山来,犹带烟雨迹。
贞坚自有分,不乱和氏璧。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虚亭面芳沼,好月散遥林。坐观群动息,时闻蟋蟀吟。
气机无停晷,万化自升沉。晦冥迭昼夜,往来成古今。
物理各自适,兹理会予心。虚明生夜景,清风洒吾襟。
整衣起巡檐,迟迟步花阴。呼童泻青尊,对影自酌斟。
爇香旋中庭,鸣我花间琴。缅怀千载下,希聆疏越音。
高梧发孤籁,契予天机深。对此不能寐,待旦夙所歆。
碧玉青楼女,盈盈妆粉红。不应试醮甲,翻令妒守宫。
一枝柔橹渡蜻蜓,酒畔《离骚》读未停。明月欲残偎树白,湖山破晓入船青。
自怜病骨禁宵坐,最怕春寒袭梦醒。试取瑶琴弹一曲,恍疑篷底有龙听。
唐印朱文观者信,铜花斑斑红沫润。两字左右方寸强,颜家世守此名印。
二十四郡忠臣无,公名才得天子呼。杲卿其兄真卿弟,眨公出公名不诬。
其时天下人望同。不以名称称鲁公。岂知此印到今好,手举公名精爽充。
我欲昌黎名印得,可双颜印分芒色。公行死矣韩生归,君命之衔皆报国。
帘月光微,屏山昼寂,断魂长绕离亭。小窗人静,无语正伤情。
独对残灯明灭,空憔悴、难问寒英。熏笼倚,香销镂枕,愁极不闻更。
清清。听塞雁、天边嘹唳,往事频惊。叹薇花梦杳,翠黛凝横。
漫说流黄锦字,何处寄、天上瑶京。多少恨,凭风吹去,飞绕凤凰城。
不识琴中音,但爱琴中趣。古曲荡烦声,玄音淡尘虑。
山房春寂寥,曲涧寒泉注。泠泠水石间,幽人自相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