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团添絮月添寒,窗外花枝不耐看。识断浮沤难觅剑,珠然风火不留盘。
鸡鸣潮上蓬头湿,人寂更阑夜语乾。宝镜果曾偷听得,木蛇空挂碧云端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尧德被四表,其本在身修。
江河水稽天,发源乃涓流。
人忍於搏虱,习熟且解牛。
象箸与玉杯,漆器实其由。
斯须失兢畏,恶名溢九州。
始乎为善士,终可蹈轲丘。
孰置汝太山?孰挤汝污沟?降福孰汝私?得祸孰汝雠?圣狂在一念,祸福皆自求。
易箦汝所知,垂死勿惰偷。
辞好曾闻喻色丝,那知妙处本天姿。若穷句法源流远,曾见梅山唱和诗。
世事凭兹隔,高眠梦亦空。青编落枕上,白日在山中。
此外无宁处,何人可与同。有时开放入,溪月并松风。
岁徂燕旅怜为客,郊建龙旂走从臣。青琐初传仙仗晓,黄麻遥度凤楼春。
时崇礼乐衣冠重,阳动乾坤草木新。雨露共深惭白首,涓埃何以荅丹宸。
水仙祠外西湖西,凉风吹浪湖外湄。垂杨掩映白沙里,云是偃月钱公堤。
片时月上画楼东,双桥影落霜镜中。天涯塔火半明灭,数声敲断僧寺钟。
渔舟唱晚未归去,轻歌渐入芦花丛。舒王唱和诗中侠,月夜花晨时泛楫。
一樽醉到十洲红,红潮色晕梨花颊。柔橹轻摇碧沚边,香风暗度荷衣落。
落花入座色纷纷,荡漾罗衫欲舞人。采莲高唱十洲曲,至今遗韵犹清新。
红莲阁下香不改,赏花玩月人何在?嗟君行乐须及时,曦光未必终留待。
洗盏更酌莫言归,空令皓月流清辉。
阴阳相激夜嵯岈,冲破寒云始作花。蓬鬓有痕休著镜,草窗无月自生华。
拣枝倦鸟蜷何处,落叶酸风刺旧痂。感慨万端奚以托,心之一角梦之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