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水沙边路,终宵对月明。我无青嶂梦,谁有向秋情。
塞草不成绿,孤松亦作声。几多旧朋好,何处话平生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几年风雨迹,叠在石孱颜。生处景长静,看来情尽闲。吟亭侵坏壁,药院掩空关。每忆东行径,移筇独自还。
岳阳楼上望,高出岳阳城。山势趋南戒,潮流混太清。
星辰仍北拱,车马尚西征。我问今宵月,鄜州隔几程。
玉堂松桧带晨霞,遥望宸严共拜嘉。逢掖诸生袍立鹄,未央清问墨翻鸦。
扶摇九万风斯下,礼乐三千日未斜。从此君王识名姓,烟波惭愧旧渔家。
汉主何时放逐臣,江边几度送归人。
同官岁岁先辞满,唯有青山伴老身。
自锄空旷汲潺湲,占断清溪第几湾。
傍九日开侵岁晏,居千花殿觉天悭。
餐英饮露平生事,遗臭流芳一念间。
菊不负君君负菊,年年秋不在家山。
荒林僻左地,时已及来牟。
颇学鸦种麦,可怜人代牛。
莫言耒耜苦,且愿甲兵休。
来岁如旋磨,机轮向瀑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