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庐天界寺旁边,疑圃疑农道总全。路少金吾埋姓字,袖藏猿臂带云烟。
閒梳玉翅陪修羽,又见狂飙起大川。夜半见星如见月,凭谁光照一穷禅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东风吹雨送残春,冉冉年光次第新。
君看枝头如许绿,争教桃李不成尘!
萧洒桐庐郡,家家竹隐泉。令人思杜牧,无处不潺湲。
远节忘荣趣,全真悟道微。登朝四皓客,辞老二疏归。
圣主钦玄德,台臣饯羽衣。丹丘不可接,凫舄几时飞。
秋初江上别旌旗,故国无家泪欲垂。千里未知投足处,前程便是听猿时。误攻文字身空老,却返渔樵计已迟。羽翼凋零飞不得,丹霄无路接差池。
我有泉中兴,平生爱水经。山空时决决,夜静转泠泠。
暗脉来湍急,清声出混冥。月寒风不响,高枕与君听。
又是悲秋日,初筵动旅情。若能为楚舞,何处得秦声?
翠羽当轩媚,红妆耀甲明。兴亡无限感,洒泪忽沾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