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行将落月,寒看欲曙天。事抛离岸后,心系放舟前。
暝色攻衫薄,繁霜滴缆圆。此中辛苦意,专为送流年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临下览群动。
去年十二月,我住春申浦。与君隔一江,迟春遣轻橹。
日暮翩然来,相见为起舞。颜鬓各已苍,应识劳人苦。
金尊压葡萄,瓷盘列童羖。相对话生平,竟夕不可住。
自谓从此来,便得常相聚。意满轻别离,片帆挂天宇。
何期俯仰间,一诀成千古。
绿树青霞昼不分,水边书阁净迎曛。
知君正在山中住,雨过长生石上云。
秉钺归来士若林,登台何故泣沾襟。应缘信布成枭首,可但风云感伯心。
天入砀间佳气尽,亭临泗上碧流深。三侯章在谁歌得,击筑儿童振楚音。
扶病送君发,自怜犹不归。只应尽客泪,复作掩荆扉。
江汉故人少,音书从此稀。往还二十载,岁晚寸心违。
柳色惊心事,春风厌索居。方知一杯酒,犹胜百家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