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云效古昔,亦负客中春。贱极似成傲,愁多不为贫。
嗒然堪丧我,竟欲属何人。所喜门前石,长吟不见嗔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
名园开洛社,月下记同游。五马鸥相狎,双凫鹢并流。
池平波影动,星聚夜光浮。□有安车诏,追欢复帝州。
淡云疏雨,看朝来做就,凄凉天气。不是新寒惊翠袖,谁信欢如沉水。
琴拂蛛丝,屏销绛蜡,镇日眠难起。何曾滞酒,生来情绪如许。
几度水榭云廊,花开花落,只觉愁难避。犹有当时明月在,照见定情罗绮。
丝比春蚕,心悲石阙,远道人归未?加餐谁说,忆来疑是君耳。
维天降灵雨,而或惰不耛。他时无敛穧,谁怜汝啼饥。
济济众贤俱,徐徐五马驱。
中司亲雁序,南岳佩鱼符。
吴楚从今异,参辰幸小殊。
他时群玉聚,相与话踟蹰。
沸泉迎日似明玑,穿破云根乳自肥。何似世尊将作供,不教新犊雪山饥。
青春白日好,千里一帆初。野色云俱媚,江声夜转虚。
逢人谈惠麓,久客忆匡庐。好去看消息,殷勤戒子书。